在2025年全国两会期间,多位酒企代表积极建言献策,呼吁加速推进白酒国际化进程。与此同时,多地政府也将白酒“出海”纳入2025年工作中。有必要注意一下的是,此前白酒尚未建立统一形象,国际社会对中国白酒的认识仍然不清,造成白酒国际化进程缓慢。面对这一情况,全国白酒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发布了关于征求《白酒质量通则》国家标准(征求意见稿),通过对关键工艺的描述,进一步规范和推动中国白酒国际化发展。
公开多个方面数据显示,当前全球烈酒出口规模超400亿美元。今年2月,中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酒类进出口商分会发布的多个方面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白酒全年出口额为9.7亿美元,这在某种程度上预示着中国白酒出口额仅占全球出口规模的2.4%;出口量为1.64万千升,仅占同年中国规模以上企业累计白酒产量的0.39%。从数据显而易见,白酒市场国际化之路任重道远。
除了国际标准外,关税也是挡在白酒“出海”面前的一座大山。长期以来,由于相关国际标准不明确,白酒被归为“其他蒸馏酒”,使得白酒“出海”税率更高。记者通过调查了解到,美国将白酒归入“其他蒸馏酒”,使得白酒关税税率比威士忌高12个百分点。白酒营销专家蔡学飞表示,关税门槛过重,使得白酒在海外市场的性价比相比来说较低,不利于白酒产品在外国市场的持续销售。
汾酒国际贸易公司副总经理常霄表示,通过海外渠道布局和市场反馈来看,汾酒经销商和团购客户、终端店老板大多数都以华人为主,现在消费的人群也是以35岁以上的男性华人为主,这一部分人群对于中国的白酒、中国的文化相对有更多的了解。未来希望能够通过这部分人群带动其他消费者去品尝中国白酒,白酒也会更加时尚化、国际化和年轻化。
虽然白酒“出海”尚处于起步阶段,但政策、标准的逐渐完备,也不断推动白酒“出海”的脚步。2月,全国白酒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发布了关于征求《白酒质量通则》国家标准(征求意见稿)意见的通知。相关联的内容显示,《白酒质量通则》通过对关键工艺的描述,进一步规范和推动中国白酒国际化发展,提升中国白酒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表示,《白酒质量通则》从我国白酒标准体系的顶层设计出发,提出了白酒品质表达的新形式,有助于推动我们国家白酒建立统一形象,加快白酒“出海”进程。“从企业层面看,为了在国际化过程中保持自身特色,白酒企业要深入挖掘自身品牌的文化基因和产区的工艺特色,并结合国际主流的传播体系,通过餐酒搭配、东方文化展示等方式,加深国外花了钱的人中国白酒的理解和接受程度。”
对于白酒企业在国际化方面的探索,中国酒业协会理事长宋书玉建议,通过组织行业内的白酒企业与国外伙伴交流,一同探讨和制定国际化策略,引领整个行业更稳健地走向国际。同时,也鼓励白酒企业不断自我反思和学习,基于以往的国际化经验,不断修正和完善自身的国际化战略,以更灵活地适应国际市场的需求和变化。
北京洛可可科技有限公司集团副总裁蔚江认为,随着人均收入提升和文化自信的崛起,中国酒企应抓住这个时机,将品牌推向全球市场。中国白酒“出海”不仅仅是品牌和工艺的输出,更是文化的“出海”。酒是地域性很强的产品,“出海”时需尊重当地文化和用户,也应注重年轻化,瞄准年轻用户群体,与区域文化融合,创造新的场景和产品。
- 2025-03-21过滤器-查找出来的成果-乐久网络精选商家
- 2025-03-21衡水市加快建设京津冀科学技术创新支点城市
- 2025-03-21肖冰:争做榜样岗兵、事务精兵、岗位标兵
- 2025-03-21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 2025-03-21今天申购:华原股份
- 2025-03-21连云港久盛电力辅机有限公司